延边大学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4-09-11

新生入学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环节为引导2024级研究生坚定崇高理想信念,适应学习科研环境,顺利完成本研对接、硕博转换,树立学术科研信心,深入了解国情校情,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根据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现将相关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注重顶层设计,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和研究生特点,开展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上好研究生开学“第一课”。通过系列教育活动,引导研究生坚定理想信念,做好学业规划,涵养学术道德,砥砺意志品格,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二、总体要求

学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把握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学院优势资源,发挥学科优势,注重形式创新,以75周年校庆为契机,优化内容供给,使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更具时效性、针对性、多样性、实效性。让广大研究生新生尽快融入新环境,顺利进入研究生学习生活新阶段,为今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三、活动安排

学院要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为核心,结合学院性质、学科专业特色和研究生特点,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实效性强的入学教育体系。教育形式坚持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短期教育与长期教育相结合全面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导师引领与朋辈教育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等方式,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统筹协调、各学院自主开展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主要通过主题班会、课堂教学、辅导讲座、实践教育、典型示范、朋辈辅导、个别谈心、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

四、教育内容

(一)师长引领:坚定理想信念

1.理想信念教育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引导新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强化历史思维培育和思想价值引领,引导新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立大志做大事,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明确教育和宗教相分离的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党史学习教育

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通过专题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引导研究生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发扬革命精神,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

3.爱国主义教育

深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引导研究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励志刻苦学习,将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走进延大:感悟延大精神

1.开学典礼

学院组织新生观看、参与开学典礼,通过主题讲话、师长寄语、唱校歌等仪式环节,帮助新生融入延大校园,感受延大人的至诚之心、担当之责,树立崇高理想,做优秀的延大强化集体意识,留下美好回忆。

2.爱校荣校教育

75周年校庆为契机,通过专题报告、新生座谈会、邀请杰出校友分享等形式,挖掘校史“红色基因”,展示办学成就,感悟延大精神,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将爱校铭于心,荣校践于行。

3.校规校纪教育。

结合《延边大学研究生手册》,组织新生开展研究生教育管理各环节制度文件学习。重点介绍学校及学院在研究生培养、学籍、学位授予等各环节的时间安排、管理规定及具体要求。全面开展研究生奖助政策、思想政治考评办法纪律处分规定宣讲解读。

4.院史院情教育

从学院发展历程、育人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师资力量、专业优势与特色、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对院史、院情进行介绍,展现学院优良的治学氛围,帮助新生了解学院发展概况。

5.学科专业认同教育

可围绕学院学科发展历史、教学科研团队、科研平台、标志性成果、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就业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增强学生对所在学科专业的认同感,明确学习目标。

(三)研途揭秘:明晰拼搏之道

1.资助宣传教育

新生入学期间是新生及其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学生资助政策的关键时期,各学院应积极转发微信公众号延边大学研究生”发布的研究生资助政策介绍系列推文,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资助政策、资助项目、申请程序等作为宣传的重要内容,多渠道帮助新生了解各级各项资助措施,确保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顺利入学,帮助广大新生将更多时间投入学习科研之中。

2.学术规范教育

对新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规范教育,学习学术活动基本伦理道德规范及基本准则,掌握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专业学习的技巧,夯实学术研究之基,严守学术道德底线,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忠于真理,探求真知。

3.学业规划及职业规划教育

通过座谈分享、校友交流等方式为新生提供师长、朋辈、典范对话的平台,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研究生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模式,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意识,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为实现职业理想与社会价值积蓄力量。

(四)成长护航:我与安全同行

1.法治意识及纪律教育

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各学院要充分发挥法治工作联络员的作用,有效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不断加大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普法工作的首要位置,将宪法教育寓于学生培养全过程。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等课程中全面融入宪法精神,确保“学宪法 讲宪法”全覆盖、有实效。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及法律法规等专题教育,增强学生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守法遵规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防诈骗教育

学院要将防诈骗宣传作为新生入学教育学习的重要一课,结合真实案例进行细致的教育和引导。利用各类线上宣传渠道,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持续开展防诈骗教育讲座,坚持防诈骗宣传教育常态化,不定期开展防范“非法校园贷”、谨防网络诈骗、杜绝电话传销等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推送周边高校电信网络诈骗警情,积极构建平安校园。

3.安全意识教育

加强新生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安全、人身财产安全和保密意识教育。一方面,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引导研究生明确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国家安全问题和形势,自觉树立起全民共担、守护国家安全的意识,保守国家秘密;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行为能力,增强人身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水平。

(五)发展支持:助力研途成长

1.健康教育

1)生理健康教育

围绕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社会适应健康教育以及研究生关注的健康问题等方面,通过专题讲座、典型案例等形式,帮助新生掌握疾病预防、生理健康、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觉规避、有效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

为研究生新生开展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树立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正确应对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相关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抓好落实

学院需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学院学科特色,发挥协同育人力量,抓紧抓实抓好本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教育活动要全面覆盖,切忌走过场、走形式。

(二)主动创新,务求实效

提高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主动创新、优化内容,增强各类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氛围,切实帮助研究生新生融入校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注重总结,促进转化

重视梳理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把教育工作成效提炼好、活动成效宣传好,进一步做强做好具有延大风格、学院特色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品牌。结合本学院实际,制定研究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并于9月20日前将《XX学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方案》、附件1:XX学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计划表》纸质版(加盖学院党委公章)报送至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2024年10月30日前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包括总结报告、图片视频等材料)报送至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0000008921@ybu.edu.cn。

联系人:吕雪琴

联系电话:04332733588

附件:1.《XX学院2024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计划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

                       2024年9月11日